2025.04.02
|
表達

說太直怕會傷人,講得太委婉又沒人懂?4 招讓你說話說得剛剛好

說太直怕會傷人,講得太委婉又沒人懂?4 招讓你說話說得剛剛好
作者
聲藝編輯|用聲音讓你更出色

你也有這些「話中有話」的溝通困擾嗎?

  • 老闆說「還不錯,再調整一下」,究竟是滿意還是不滿意?
  • 朋友說「都可以」,但你真的隨便後他卻不高興?
  • 客戶的「我們再看看」到底是客套話還是真有機會?

 

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別人講話總是「拐彎抹角」,

明明每個字都聽懂,卻無法確定對方真正的意思;

 

或是你說話比較含蓄,聽到講話太直接的人,

總怕說得太直接讓人誤會、被貼上沒禮貌的標籤。

 

為什麼講話要拐彎抹角?

在東亞、華人、日本等文化背景中,說話方式較為含蓄。
拐彎抹角,背後其實是有原因的,常見的像是:

  1. 顧及對方的感受:直接拒絕、否定,可能讓對方感受不好,婉轉表達讓彼此都有個台階下,避免衝突與尷尬。
     
  2. 避免衝突&提高說服力:直言批評或建議,容易讓對方產生防禦心態,婉轉可以讓自己的觀點更容易被接受。
     
  3. 維繫人際關係:有些事不適合說破,拐彎抹角反而是一種禮貌,讓人聽得懂、又不會太難堪。
     
  4. 提供彈性空間:含蓄表達,不過早承諾或做出明確決定,增加未來可能性。
     
  5. 迂迴試探:先稍微了解對方的想法,才能根據反應來調整自己的內容、表現。
     
  6. 環境文化、個性使然:受到文化環境氛圍影響所習慣的表達方式,或個性本身就怕得罪人、說錯話。

 

而這種說話委婉與直接的差異,很容易在人際相處上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所以最好可以了解彼此的習慣,再去找到適合彼此的平衡點,

那麼,這種差異要怎麼分辨呢?

 

 

直接明瞭 vs 拐彎抹角,你是哪一派?

 

📌 直接明瞭型(低語境):

  • 表達清楚、直接,話語少有隱藏意涵,重視字面意思。
  • 例如:「我需要想一下,我明天再回覆你」就是字面意思,直接表達需求。
  • 常見於歐美、西方文化。
  • 認為高語境的人難以理解、處處是溝通地雷。

 

📌 拐彎抹角型(高語境):

  • 話語多暗示、含蓄,表達間接且重視言外之意、非語言訊號。
  • 例如:「這件事我們再討論一下」可能是委婉地拒絕。
  • 常見於東亞、華人、日本等文化。
  • 質疑低語境的人,認為有需要講到這麼清楚嗎?

 

而這個語境高低不是絕對的標準,而是人與人互動之間產生的相對值,例如:在日本說話直接的人,對於美國人來說,可能還是非常隱晦。

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有「高語境」和「低語境」的時候,關鍵在於能不能察覺語境的落差,並有效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

 

高語境低語境適合溝通竟情境

 

 

4 個破解「話中有話」、高低語境切換的溝通技巧

 

技巧 1:觀察用詞,判斷對方語境高低

要判斷對方相較自己的語境高低,其中一個辦法是仔細聽對方在言語中的字句。如果是習慣講話直接的低語境文化,通常會使用「強化詞」(例如:絕對、完全、非常)

相反地,講話習慣委婉、拐彎抹角的人,通常會使用較多的「弱化詞」(例如:有點、稍微、也許、應該)來削弱語言的強度。

當然,所有人都可能會使用到這些詞彙,所以也能夠觀察其他非語言訊號,例如:表情、肢體動作或是沉默時間,都可以更好地判斷對方真正的意圖與語境高低。

而一個人也可能在面對「給予建議」、「表達拒絕」採用的方式不同的表達語境。

 

克服語境落差技巧1:觀察用詞判斷對方語境習慣

 

技巧 2:遇到模糊不清/直言不諱時,先預設對方是善意的

先不要急著認為對方在刻意隱藏或指責你,當你聽到模糊或直白的訊息時,以善意的角度解讀對方的動機,再透過追問來了解更多對方的想法,比較不容易因為語境不同而引發的不必要的誤會。

範例對話:

  • 模糊不清的主管:「這份企劃書你再回去想想看。」
  • 你可以回答:「請問有沒有特別希望我補強的地方?」

 

  • 直言不諱的主管:「這案子處理得不太好。」
  • 你可以回答:「可能是我沒有注意到問題,可以跟我具體說說是哪個部分嗎?」

 

克服語境落差技巧2:先預設對方不是有惡意

 

 

技巧 3:遇到比自己「語境更高」的人溝通時

多多追問,多一點好奇心與主動,能減少溝通的落差。別怕問太多,最糟的情況是你什麼都沒問,卻一直在腦補。

  • 適時追問:「你的意思是不是…?」
  • 主動留意:「是不是還有其他想法?」

 

克服語境落差技巧3:遇到比自己語境更高的人

 

技巧 4:遇到適合使用「低語境」溝通的情況

對習慣低語境溝通的人來說,拐彎抹角、繞來繞去是一種折磨。他們更喜歡聽到:

  • 直接明白表達你的重點,減少使用模糊、間接的詞彙表達。
  • 從結論與目的切入,再補充理由和細節,讓對方快速明白你的想法。

盡可能地,將希望對方完成的事,或你的意圖清楚的表達出去,避免對方誤解、不清楚你的說明。

範例對話:

  • 直接版本:「我明天可以請你幫忙處理 A 專案的數據分析嗎?因為…」
  • 委婉版本:「我明天可能需要你的幫忙,因為客戶那邊遇到了一些狀況,所以…」

 

克服語境落差技巧4:遇到適合/需要低語境的情境時

 

發現彼此的不同,才是溝通的開始

溝通中有衝突、誤會、卡住時,有時候不一定是因為立場不同,很可能是語境沒對上。

你覺得自己已經說得很明白,但對方卻仍然感到模糊。

但重要的是,抱持善意、真誠,願意多問一句、多說一點,

就能夠累積出信任,找到溝通的平衡點。

 

 

如果你也想提升溝通力、避免溝通產生誤會——

歡迎來試試我們的《生活溝通術》線上課程 💬
這堂課幫助你:

✅ 學會拆解溝通目的,搞懂自己真正想說什麼
✅ 掌握高低語境的溝通技巧,提升工作、親密關係的表達力
✅ 從誤解走向理解,打造更安心的互動關係

👉https://course.metavoice.tw/courses/z001-cs01-communication-skills

線上課程《每個人都能學會的生活溝通術》
©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吧!
內容會寄至聲藝信箱,期待收到你的任何觀點或建議
姓名 |
信箱 |
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