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
態度

期待越高失望越大,避開 5 個期待陷阱

期待越高失望越大,避開 5 個期待陷阱
作者
聲藝編輯|用聲音讓你更出色

你的期待,總是落空嗎?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時候?

  • 明明已經很努力卻等不到想要的結果、回應
  • 明明照著別人的方法去做,卻越做越迷惘
  • 只是想被理解、遇見對的人,卻一次次失望

 

 

為什麼會感到失落?

失落,往往不是事情真的「那麼糟」,而是我們以為它應該會更好

 

我們對自己、對他人、對未來,總會有想像,

希望進展順利、關係和諧、努力有回報。

 

這些期待本身沒有錯,

但是當你的期待放在不對的位置上,

就很容易產生焦慮、懷疑,甚至受傷。

 

只好把問題歸類在「我不夠努力」、「對方不夠好」,

卻沒發現,真正讓我們受傷的,可能是一開始就「不合理的期待」。

 

這篇文章,想陪你一起看看, 

那些讓人內耗、不知不覺綁住自己的 5 種「期待陷阱」。

 

 

5 種不合理的期待,讓你越陷越深

 

1. 依據他人經驗產生的期待

別人的成功方程式,不一定適合你的人生。

 

你是否曾照著別人表面上的建議或經驗走,期待可以複製出一樣的成果呢?其實當我們照單全收他人的經驗、價值觀,卻忽略了自身條件時,就會產生落差感。

 

很多事情沒有辦法複製貼上,因為每個人的起點、資源,甚至是運氣都不一樣,結果當然也會不一樣,舉些例子:

  • 當大家都說轉職當前端工程師薪水高、自由度高,你繳學費、熬過轉職辛苦,才發現這一份工作不如期待般美好。
  • 當朋友說結婚後感情會更穩定,所以你深深相信並走入婚姻,卻發現兩個人關係中的問題依然沒有解開。

 

✅ 修正期待的方向:

別人的經驗可以參考,但期待要從「他可以做到,我也一定行!」改成「這樣做對我來說適合嗎?」靠自己一步一步邊測試邊調整。

期待陷阱1:我想過著喜歡的生活

 

2. 不實際的、模糊的期待

「我想要更好的生活/工作/伴侶!」但,什麼是「更好」?

 

理想的生活、熱愛的工作、懂我的伴侶,這些都聽起來都很棒,但真的要行動時,卻發現不知道從哪開始,甚至連自己在找什麼都不太確定。

 

因為太模糊的期待,容易看起來有在動,卻不太確定方向對不對。或是只考慮到好的一面,卻忘記衡量它背後的代價,導致難以堅持下去,舉些例子:

  • 你想要的「理想生活」具是什麼樣子?
     年薪百萬?住鄉下養貓?在家遠端工作呢?這些方向都是好的,只是背後挑戰也不太一樣,高薪換來高壓,遠端工作要更強的自律與溝通,鄉下生活不太方便,甚至連外送也送不到(笑)
     
  • 想遇見一個「懂自己」的伴侶,但自己也還在摸索。 
    平常相處喜歡聊天多一點,還是默默待在一塊就好?越清楚,就越容易找到合適的連結方式。

 

✅ 修正期待的方向:

把「我期待的美好」調整成「 我能夠承擔這些辛苦的 」,誠實面對美好背後,那些會痛的現實面。

期待陷阱2:別人可以我也可以吧

 

3. 只要努力就好的期待

「只要努力,就能改變一切」…… 真的嗎?

 

這句話聽起來很熱血,也常常是在低潮時,我們用來鼓勵自己的話。

努力當然沒有錯,但如果只是拿來逃避現實,也只是自我催眠、讓自己越陷越深,看些例子:

  • 曖昧對象已經好幾天沒讀沒回,你還一邊發限動一邊說服自己:「他最近應該真的很忙」
  • 每天加班到深夜,心裡偷偷期待:「我的努力一定會被看見吧」

 

✅ 修正期待的方向:

當一個人、或一個環境,始終沒有給你任何回應,也許該問的不是「我還能不能再努力一點」,而是「我的努力是不是留給值得的人事物?」

 

期待陷阱3:只要努力就好的期待

 

4. 建立在比較之上的期待

你是真的想變更好,還是只是不想輸?

 

你追求的進步,是出於內在渴望,還是外在壓力?當期待來自比較,就會陷入「永遠不夠」的循環,不論在職場、人際還是社群生活中:

  • 減了三公斤很有成就感,但看見朋友穿小你一號的褲子,立刻覺得「我還不夠瘦」
  • 剛加薪沒開心幾天,就開始焦慮同事表現更好

 

✅ 修正期待的方向:當你不再急著追趕誰,才有空間看見自己已經走多遠。把 「 我要贏過其他人 」的想法換成「 我能戰勝我自己 ! 」

期待陷阱4:我不想輸給別人

 

5. 把期待放在別人身上

你把幸福交到誰手上了?

 

當我們一心期待別人主動,就等於把自己的情緒和期待,交給別人負責的表現。久了你會發現,只是等對方理解、等對方回應,ㄑ月錯過了自己行動的機會和時間。

📌 比如說:

  • 心情不好但什麼都不說,只在心裡默默想:「他應該要來主動關心我」
  • 什麼都扛著做,心裡忍不住想:「為什麼別人不幫忙?」

 

✅ 修正期待的方向:

表達需求是你的責任,不是對方的猜測功力。與其等待改變,不如學會溝通與設定界線。

期待陷阱5:把期待放在別人身上

 

 

失望的背後,其實是想被理解

我們之所以會感到失落,是因為內心有渴望、有需要、有沒被碰觸到的情緒。而「期待」,是我們對這些需求所投射的希望。

當你學會辨識哪些期待是合理的,哪些其實是不知不覺掉進的陷阱,你就能逐步從反覆失望中抽身,找回內在的安定與掌控感。

 

如何建立更健康的期待?這 3 個方法給你:

1. 明確說出自己的需要

不要期待對方自動理解,表達得越清楚,被理解的可能性就越高。不再測試關係,而是說:「我希望你可以多陪我吃飯,這對我來說很重要。」

2. 調整「結果導向」為「過程導向」

與其期待「事情會變得完美」,不如期待「我會在過程中學會更好處理」。期待自己每天進步 1% 比期待自己三個月後成為理想版本更能建立成就感。

3. 將焦點放回自己能掌握的事

你不能控制他人行為,但可以決定自己怎麼回應與選擇。不是「他要變得體貼」,而是「我能選擇自己的情緒、不被動受傷」。

 


 

不期不待,就能不受傷害嗎?

期待,是人的天性。

我們渴望被愛、被認可、被理解,也渴望未來可以越來越好。

 

但這些美好的渴望,一旦缺乏現實感或自我覺察

就容易變成壓力的來源。

 

真正讓人失落的,不是有期待,而是期待過高、錯位、或寄託錯人。

當你學會調整期待,你會發現關係變得更清晰,心也更穩定。

 

如果你曾對男友失望、對生活感到失落、對自己感到懷疑,

別急著否定一切,學會釐清、表達、調整期待,

是走出失望、回到自己、好好生活的重要練習。

©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吧!
內容會寄至聲藝信箱,期待收到你的任何觀點或建議
姓名 |
信箱 |
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