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電梯相遇的30秒,用高效表達建立好印象的職場必備說話力!
你能夠把握住職場上每一刻的機會嗎?
一早,你帶著準備充足的資料袋和筆記型電腦快步進了客戶公司的電梯,在低頭反覆練習著等等提案內容的同時,你赫然發現在電梯中與你並肩的正是那位握有決定權的客戶經理!此時,你會如何反應呢?
經典電影《 三個傻瓜 》中有段劇情是課堂上教授詢問學生們『 機器 』的定義:
💁♂️「機器,就是幫我們減少人力、節省時間的東西...」
🙋♂️「機器,就是以相對運動受限制的方式連接任何部件組合..」
雖然電影裡以更有張力、呈現劇情裡的教授更滿意後者的答案,用調侃的方式讓人不禁反省,在成長過程裡,自己是不是也習慣死背書裡的基本定義,缺乏思考、簡化觀點的表達呢?
什麼是 30 秒電梯理論呢?
這篇文章的主題「30秒電梯理論」,就是適用於職場上的電梯、茶水間偶遇,或是商業聚會的短暫交談的表達方法,最初是出自全球頂尖的知名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
「30秒電梯理論」概念是要在短時間內精準地、言簡意賅地向對方傳達自己的想法和立場,盡可能展現出自身的優勢、抓住機會爭取,可以應用在許多不同形式的商業場合中,比如電梯巧遇、商業餐敘聚會中短暫的相談,或是一些特殊的大型活動等情境。
電梯裡巧遇的30秒,雖然時間不長,然而卻是十分珍貴而重要的機會,如果能在短時間內專業地讓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能大幅提升成功的機會!
實際應用
以開頭的例子來說,假如你是帶著一項公司的最新產品去和潛在的客戶談合作,那麼你可以好好利用「30秒電梯理論」的技巧這樣說:「經理好,我是xx公司來提案的ooo。我們知道貴公司正在尋找合適的供應商,我們的產品具有...和...的優勢!另外,我們也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及時處理,相信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沒有天生的溝通能力,只有準備練習而來的結果
短短30秒表達中,需要具備的技巧卻相當不容易,包含清晰咬字、精準用字,以及態度自信等。因為時間短,所以需要去蕪存菁,將重點凸顯出來,省略冗言贅字,更要避免結巴卡詞、語助詞等等,讓聽者快速地理解內容,也為你自信的態度留下好印象,甚至想進一步與你深入聊聊,在正式開始匯報前就搶得先機。
此外,因為我們永遠無法預知機會將在什麼時候來臨,所以也建議大家在平常就能做足準備,學習使用更有效率的方式表達,並勤加練習你的口條和臨場反應,畢竟機會可是只留給準備好的人哦!
2. 劉潤(2018)。5分鐘商學院 個人篇:人人都是自己的CEO。臺北市:寶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