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前總是太緊張?2個幫助你提升信心的好方法
上台演說、人群前發表,讓你緊張萬分嗎?
你總是在上台報告、面對人群說話時很緊張嗎?明明已經盡力想把最好的狀態呈現給聽眾,卻還是敗給台上那個看起來十分窘迫的自己?
這些造成上台前過度緊張、表現不如預期的狀況,大多都是源自內心焦慮的心情和壓力造成的緊繃。其實這種「上台壓力」對我們造成的影響超乎想像。
除了心理上的緊張焦慮之外,生理上包含聲帶緊繃使發聲不穩定、肢體動作過多或過於僵硬、 結巴停頓嚴重和音調變化過多等反應都會影響我們的表現。
該怎麼不被上台恐懼影響個人表現呢?
既然如此,有沒有什麼方法能有效地減緩上台壓力,提升表現呢?
答案想必是肯定的!想減緩上台壓力,就要從分析你的壓力開始。一般而言,對上台感到恐懼可能有兩大原因,一是害怕在台上的自己看起來不夠好,甚至是表現得很緊張:二是擔心準備不足或是失誤,無法展現出預想的完美演出。
如果你也有這些感受,以下提供了兩個簡單有效的方法,或許能透過改變你的心態來扭轉局勢!
方式1:意識到站上台的「透明度錯覺」
透明度錯覺指的是演講者與台下觀眾感受上的不同所造成的偏差。
身為演講者,通常會不自覺地認為自己在台上的樣子比觀眾實際上看到的更緊張窘迫,因此讓你假設自己會在台上看起來很糟糕,進而產生更大的壓力。不過在事實上,觀眾真正看見的狀況並不會那麼糟。這也與聚光燈效應有關,我們很容易放大他人對自己的關注程度,認為自己只要出了點小差錯,就會被全場觀眾抓到,但其實觀眾可能根本不會發現!
根據一份針對兩組準備上台演講的大學生的研究,其中一組學生在即將上台前接收到透明度錯覺的概念說明,讓他們認知到這種感受上的偏差後再進行演講,而另一組則是沒有接收到訊息直接上台。結果指出,有認知到透明度錯覺的組別,表現明顯優於另一組,且焦慮程度也明顯低於另一組。由此可知,意識到透明度錯覺的偏差可有效地幫助我們降低上台壓力,並提升表現!
方式2:多加練習有助於放鬆
多練習才能造就完美,這個概念雖然已是老生常談,然而多練習也是經過科學證實能透過更熟悉上台的模式,降低對未知的恐懼程度,進而使表現更加穩定,心情也更為放鬆的好方法!
認識以上 2 個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總是對上台感到不安的你,在上台前做足準備和練習,並謹記透明度錯覺的概念,相信你能有更穩定、更亮眼的表現!
2. Gilovich, Thomas, Medvec, Victoria Husted, Savitsky, Kenneth (2000). The spotlight effect in social judgment: An egocentric bias in estimates of the salience of one's own actions and appear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2), 211-222.
3. Laukka, P., Linnman, C., Åhs, F. et al (2008). In a Nervous Voice: Acoustic Analysis and Perception of Anxiety in Social Phobics’Speech.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32, 19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