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偏見?「認知偏見」如何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與思考
『如果我們不承認自己的偏見,它會從陰暗處操控我們。』
-《意見不同還是可以好好說》
人人都帶有偏見,沒有絕對的客觀
每個人都有偏見,這句話無從反駁。就算你自認很客觀地看待每件事情,還是免不了不自覺地流露出「無意識的偏見」,在心理學上又可稱為「認知偏見」。
其實,帶有偏見不見得是壞事,認知偏見指的是人在面對各種情況時產生的思考或行為的特定傾向,而這些傾向時常是不自覺發生的,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者丹尼爾˙康納曼的研究,目前已知可歸納的認知偏見已超過 200 多種!
在思考與溝通的層面,常見的認知偏見有 3 大方向,分別是「可利用性法則」、「內群體偏好」和「損失趨避」。
1.可利用性法則 — 越容易想到情境、近期發生,就會覺得發生機率越高
當你在與朋友討論該自駕或是搭火車從臺北到花蓮遊玩時,你們有了以下對話:
你:「我覺得搭火車比較方便,也不用辛苦的開車!」
友人:「但是前陣子才剛發生火車出軌的意外,搭火車太危險了啦,還是自駕安全!」
這時友人的思考模式就符合典型的可利用性法則,人們在預測事件的結果時,通常會先想到一些較鮮活、極端的可能性,卻忽略了發生的機率大小。其實無論前陣子是否有意外事件,搭乘火車或自駕的危險性都大同小異,但是因為認知偏差,在溝通時雙方都可能會覺得對方沒有優先考量到自己考量的立場,似乎是故意忽略自己提出的較好的選項,從而造成爭執發生。
2.內群體偏好 — 人們會傾向於擁護、相信與自己同一群體的人
內群體偏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政治立場的偏好。假設新聞報導A黨籍的某位市議員不小心做出了失職行為,以下為你與友人的對話,
B黨派擁護者的你:「身為公眾人物應該以身作則,所以他犯了錯就應該下台以示負責!」
A黨派擁護者的友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難免會犯錯的,我覺得應該再給他一次機會才對!」
顯而易見的,人們會傾向於擁護與相信與自己同一群體的人,除了上述情境之外,包含若面試官遇到面試者是和自己同一所大學的學弟妹可能會有較大的偏好;或是在他鄉遇到與自己同鄉的人會覺得對方特別有親切感、更信任對方等等。內群體偏好雖是人們不自覺產生的認知偏見,但若是過於極端的偏好也容易造成陣營對立的衝突。
3.損失趨避 — 害怕損失、錯過的心理感受
你在網路上看中一雙原價 2,000 元,並標示 0 元起標的鞋子,於是開始與網友出價競標。一開始你出價 800 元,隨著其他網友陸續的出價,金額慢慢來到 1,900 元,最終,你花了 2,200 元順利地得標這雙鞋子!
雖然最終的得標價比原價高了 200 元,然而在競標的過程中你還是會在一番天人交戰後選擇繼續出價。這就是損失趨避的概念,因為在參與競標的過程中你會開始對這雙鞋子產生擁有感,覺得它應該是你的,因此你會產生一股「不想失去它」的損失趨避感,甚至願意花上比原先更多的代價來避免失去它。這種思考上的認知偏見常應用在行銷手法上,讓人對事物產生擁有感後因「害怕失去」的情緒而做出比原先更多的行動。
可怕的沒意識到自己帶有偏見
放下偏見,能改善雙方原本僵持不下的局面,也有機會重啟一段理性對話,甚至促進達成雙方新的共識! 即便已敞開心胸,卻仍無法與他人達成滿意的共識,雖然會令人沮喪,也要記得保持接納不同的觀點,因為在你願意放下認知偏見與他人開啟對話,就已經朝著更開放的溝通心態前進,也更有機會從他人觀點中有所學習!
2.巴斯特.班森(2021)。意見不同,還是可以好好說:Twitter 、Slack高績效團隊負責人,教你化解歧見的8種溝通心理技術。臺北市:天下雜誌。
3.Ziv Carmon and Dan Ariely(2000). Focusing on the Forgone:How Value Can Appear So Different to Buyers and Seller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7(3), 36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