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8
|
態度

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被冒牌者症候群所困可以怎麼擺脫困境!

作者
聲藝編輯|用聲音讓你更出色

接收稱讚的態度,決定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想像一下,如果你因為在某件事的表現很優秀而被稱讚你的能力很好,你會如何回應他人的稱讚,在心裡怎麼想呢?

A :「謝謝誇獎!」 欣然接受稱讚,並在心裡感到踏實和滿足。

B :「沒有啦,你過獎了~」 謙虛回應,但是在心裡暗爽,還是很為自己的成就而開心。

C :「沒有啦,你過獎了~」 謙虛回應,而且覺得自己的成就只是僥倖,應該是每個人應該都可以做到的,自己並不值得被誇讚。

 

快來看看解答和分析!

如果你的答案是A,表示你可能是個有自信而且心態健康的人。

如果你的答案是B,表示你還是可以在心裡肯定自己的表現,只是對外表現得比較謙虛。

如果你的答案是C,那你很有可能是「冒牌者症候群」的一員!

 


 

冒牌者症候群

冒牌者症候群是由心理學家Pauline R. Clance 和Suzanne A. Imes於1978年提出的概念,泛指在自我認同、與人互動時可能會因為特定原因而無法肯定自我、無法相信自己的一群人。顧名思義就是會認為自己並沒有那麼厲害,即使被他人稱讚優秀,也好像自己是個「冒牌貨」一樣,無法欣然接受自己其實做得很不錯的事實。

 

在你的內心深處,經常會出現以下這些思緒嗎?

1. 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 - 在被誇獎時,即使有客觀事實(例如考試分數、工作績效)依然會覺得羞愧,無法欣然收下讚美。

2. 工作過度努力(「過度」的判斷基準就是工作過程你其實不快樂),甚至放假時也難以好好休息,害怕停下來就再也跟不上了。

3. 就算試著在心裡肯定自己,也會聽到另一個聲音開始詆毀自己。即使獲得高成就,也會認為這應該是誰都可以做到的,並不是特別難以達成的事。

4. 跟別人相處時會緊張,時刻思量對方對自己的看法,或害怕被看穿自己其實不怎麼樣,也怕身邊的人(尤其是重要他人)會發現,自己沒有他想得那麼好。

 

5種冒牌者症候群類型

 

1. 完美主義者

完美主義者會為自己訂下非常高的標準,想把事情做到十全十美的堅持,就算事件已完成結束,也會在心裡挑出哪些地方可以更好,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缺乏自我肯定,而是不斷以質疑、不滿足現況來追求目標,甚至一旦犯下錯誤,就會把錯誤無限放大來譴責自己。

 

2. 天才主義者

天才主義者往往會深信所有的成就都是天賦,不相信後天努力能改變,可能從小的經驗就受到周圍親戚同儕的讚賞,戴著「資優生」、「天才」的光環,所以看待一件事的成敗,必須在短時間、第一次就要有傑出成果,一旦失敗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沒有這個天賦,產生一碰到挫折就容易放棄的狀態。

 

3. 個人主義者

個人主義者通常是不願意主動向別人尋求幫助,甚至會拒絕他人的協助或提供資源,凡事都要親力親為,堅信只有自己是對的,他們渴望受別人認可,卻不願意與其他人進行交流,不管擅不擅長的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導致個人負擔越來越大。

 

4. 知識主義者

知識主義者總是會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即便考取到正式專業證照,也會懷疑自己沒有足夠的精力與實戰技能來承擔工作,所以會藉由不斷學習來精進自己來彌補那個擔憂。

 

5. 超人主義者

當你的身分越來越多,可能是別人的員工、兒女、父母、伴侶、朋友等等,但是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若你是想要同時兼顧好所有角色的超人主義者,往往你都會忽略掉自己的需求,犧牲自己的時間來換取那個完美的角色形象。

 

經常身陷在其中的我,可以怎麼做?

如果你經常會陷入以上的思緒裡,覺得自己不夠好、想做到完美等,這裡提供幾個可以嘗試的思路,希望能讓你在陷入冒牌者症候群的困惑時,學習給予自己更多的肯定。

 

思路1:把注意力放在「具體事實」,而不是想像出來的的情緒

比如當你被誇獎「工作能力很好」,可以試著先想想自己確實有達成的「具體事蹟」,像是「準時完成交辦事項」、「業績順利達標」來肯定自己。專注在這些自己確實做的不錯的具體事實,用這些具體事實取代「對方是真的覺得我能力好嗎?」、「這應該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吧?」這些把自己困住的思緒。

 

思路2:真正的「冒牌者」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是冒牌者

真正不夠好的「冒牌者」通常是不會花時間去思考自己可能是冒牌者的事實的。當你在懷疑自己可能是「冒牌者」的時候,表示你正在不停地自省、審視自己的表現,而你還需要知道的是,懂得自省、與自己對話的你其實已經很棒了,不需要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思路3:接受不是100分的自己 - 這樣的你也很好,也要記得快樂

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都在讓自己越來越好的道路上努力著,而若是在過程中感受到對自己的自卑、不滿意,也可以試著暫停一下,反覆告訴自己,「沒有人是100分的完美,也沒有必要逼自己成為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優缺點,只要你付出的努力能對得起自己,就不需要過度苛責自己,試著給自己多一點鼓勵,好好愛著這樣的自己吧!

 


 

練習多愛自己一點

冒牌者症候群經常發生在對自己自我要求高、追求完美的族群。如果你時常因為冒牌者症候群而深感困擾與自卑的話,希望以上提供的三個思路可以幫助到你,透過一次次的刻意練習,在自我懷疑時不斷提醒自己,讓自己能慢慢學會接受掌聲,也能更愛自己一點!

1. 李文勇(2021)。不會表達,你的努力一文不值: 33個精準、高效、重溝通的工作法則,讓你的用心和成效,百分百被看見。新北市:幸福文化。
2. 劉潤(2018)。5分鐘商學院 個人篇:人人都是自己的CEO。臺北市:寶鼎。
©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吧!
內容會寄至聲藝信箱,期待收到你的任何觀點或建議
姓名 |
信箱 |
內容 |